消费级无人机市场日渐成熟,工业级无人机应用方兴未艾
民用无人机根据下游用户的类型,可分为消费级与工业级两种类别。消费级无人机主要满足消费者的娱乐需求,强调飞行的便携性和易操作;工业级无人机搭载不同的专业载荷,满足不同行业应用需求,强调解决方案的整体性。根据Frost &Sullivan,我国消费级无人机行业率先步入成熟期,在2021年市场规模首次被工业级无人机超过。根据《中国低空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4)》,2023年国内工业级无人机产业规模占民用无人机产业总规模比重提升至65.3%,成为推动民用无人机行业发展的主要力量。
法规、政策、产品共同驱动,民用无人机行业市场广阔
1)行政法规:一方面,《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从生产制造、登记注册、运行管理等全生命周期对无人机飞行活动进行了规范,填补了我国无人驾驶航空器管理法规空白。另一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空域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新增了G和W类非管制空域,并明确县级及以上地方政府可以参与协管空域。我们认为,两部行政法规有望促进民用无人机行业健康良性发展。
2)产业政策:《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中提出,到2027年,以无人化、电动化、智能化为技术特征的新型通用航空装备在城市空运、物流配送、应急救援等领域实现商业应用。我们认为,产业政策扶持下民用无人机有望在物流配送和应急救援领域率先放量,2024年我国快递物流无人机和应急救援无人机市场规模有望分别达到约300亿元和80亿元。
3)新兴产品:2024年3月22日,峰飞航空科技自主研发的V2000CG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获颁型号合格证,系全球首款通过型号合格认证的吨级以上eVTOL航空器,主要用于低空物流、紧急物资运输和应急救援,服务于大型物流公司、应急救援服务提供商和政府部门等客户。我们认为,民用无人机新兴产品大有厚积薄发之势,随着里程碑式产品出现,后续更多革命性和爆款产品值得期待。
产业链坡长雪厚,技术创新和国产替代驱动成长
民用无人机产业链上游主要为无人机系统、任务载荷、三电等零部件及材料供应商;中游主要为无人机研发和组装厂商,以及无人机专业飞行、售后维修等服务提供商;下游主要为政府、企业和个人客户。根据统计,载荷设备(相机、激光扫描仪、光电吊舱等)在原材料总成本中比重最高,占比约41.73%;其次为导航及通信模块(数传、图传、天线、差分板卡等),占比约15.72%;第三大成本占比为复材及结构件,比重约13.31%。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