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国资+员工持股,全力打造科技基因。1、公司实际控制人为深圳市国资委,员工持股平台持股比例高。1)控股股东深智城(持有公司30%股权)定位是服务深圳智慧城市建设,有足够资源为公司赋能。2)员工持股平台(深研交通投资)持有公司22.5%股权,有助于发挥核心骨干主观动能性。2、财务数据分析:1)上市以来大数据软件及智慧交通业务占比逐年提升,2020-23年收入占比从28%提升至41%,规划咨询业务收入占比从50%降至36%,此外为工程设计及检测业务。2)新签合同看:23年17.3亿,2024年上半年9.9亿,同比增长104%,其中智慧新基建相关项目合同占比过半。3)业绩表现:公司21-23年利润基本稳定在1.6亿左右。24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0.6亿,同比增长13.2%。3、全力打造科技基因。公司定位为“聚焦新一代城市交通系统建设与运营科技公司”,明确以“技术+资产”双轮驱动,持续升级地空一体化城市交通系统整体解决方案与新一代智慧交通系统。
业务层层递进,在低空经济浪潮脱颖而出的路径演绎。
1、规划咨询业务:低空经济服务入口。逻辑链条在于:通过向政府、产业提供相关咨询和技术服务,规划可落地的低空经济发展方案,并以此为抓手,进一步寻求项目实施的总包,以及最终项目的运营。我们统计24年6月以来深城交中标的部分低空规划类项目,包括深圳、浙江、江苏等地,主要涉及空域/航路航线规划、降场(点)布局规划等,这也是地方政府发展低空“修天路”朴素逻辑的切实需求。
2、低空数字化建设:核心环节,SILAS是试金石。1)低空数字化建设是低空发展的基础保障之一,包括低空数字底座与低空飞行管理服务平台,我们预计政府端百亿级别市场规模。2)公司在数字化领域具备优势:SILAS是试金石。优势1:大股东可充分赋能低空数字底座。深智城是深圳市唯一法定授权数字底座建设运营单位,这无疑为深城交带来莫大助力。优势2:SILAS或成为城市内全域低空服务的标杆项目。该项目为公司联合承接的全国首个低空智能融合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构建基于城市CIM的低空数字底座,支撑低空业务全流程数字化管理与服务。项目总金额超过5亿。
3、创新基础设施项目总包:形成“合作圈”,打开“市场圈”。1)我们认为2024年是低空经济的规划年,2025年或将进入加速落地年,我们梳理2025年1月-2025年3月地方相关低空经济招标订单,仅低空数字化建设(含软硬件)、低空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园、基地等含工程总包)两部分已经超过40亿。2)公司积极参与深圳各区低空起降设施布局及空域规划设计及P+EPC建设。我们认为公司在面向低空新基建领域,通过打造示范工程方案设计,提升集成建设与运营等全链条服务能力,形成产业业务合作圈,利于打开市场业务拓展圈。
具备可复制潜力:打造深圳标杆、推动全国化复制。1、打造深圳标杆:深圳在低空经济领域走在国内前列,规划到2025年底,建成1000个以上低空飞行器起降平台,具备支撑1000架商业运营的低空航空器同时在空、每日1万飞行架次的服务保障能力,实现低空飞行服务保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同时深圳有完备的产业集群。2、具备向全国复制具备潜力。通过先行先试的经验,利于公司向全国范围内推广。近期公司深城交两个项目入选香港低空经济“监管沙盒”首批试点。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